找到相关内容6480篇,用时11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悟真直指

    二八者,即表此也。   其一   不求大道出迷途,纵负贤才岂丈夫?   百岁光阴石火烁,一生身世水泡浮。   只利禄求荣显,不觉形容暗悴枯。   试问堆金如山岳,无常买得不来无?   尘寰...

    张伯端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9/06544390911.html
  • 迈向佛家型般若治疗学的建立——以《金刚般若波罗密经》为核心的展开

       【不受不分第二十八】“知一切法无 我,得成于忍”,如此就比布施所成之功德要胜,其所胜者何?只因不受福德,不贪福德是也。法为无我,唯人心有执,执而成病,故去执而治病,此是除病,非除法也。忍是...笔者之特取“简易观想制心法”为例,只是因缘巧合,且此书已为现代版,较为普遍也。若论其精神亦与诸经藏中所载相合,且为示例。   “简易观想制心法”计有:   不净观想——除爱、   白骨观—...

    林安梧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09044491607.html
  • 辽代佛学的圆融思想

    如来不断性恶者,小教有二义:一佛前十五界,是有漏起他恶法故。生无比之,引央掘之瞠。二云示现,爱语罗喉,叱呵调达故。始教示二义:一云真如,昔日与恶而为实性,今至果位,恶法虽断,恶性常存故。二云示现同前小...

    李勇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06555892095.html
  • 禅风熏染中的心态

    相当于物质,指人的肉体;“受”指感觉,“想”,指人的理性;“行”指意志活动;“识”指统一前几种活动的意识。地佛教看来,人不是一个有机的整体,却是五蕴和合聚成的。所谓“取”指一种固执的欲求,执着爱。...

    张晶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06560692118.html
  • 南方人物周刊专访星云大师

    的东西都是我的,情爱也是我的,什么好的都是我的。这个“来”从哪里来?你又没有赚钱,你又没有贡献,你怎么来呢?不能来。私心就是要去追寻,到处去找,我要我的愿望,、嗔、愚、痴、嫉妒、功名利禄,这个就是...

    佚名

    |佛教新闻|台湾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09/10/16353692450.html
  • 《慧远问大乘中深义十八科并罗什答》(完)

    法不受不,是我佛法。」()   大小乘观   在早期大乘佛教经籍中,便把佛法分为声闻、辟支佛和菩萨三乘,而且斥声闻乘、辟支佛乘为小乘,以菩萨乘为大乘,自居於大乘,对小乘采取打击、排斥的态度。本书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1/06561993150.html
  • 《慧远问大乘中深义十八科并罗什答》(续八)

    。如果得这个空理而要修行,那是戏论。因此,这个空理是只能证不能修的。就像滚烫的黄金丸子,虽然珍贵,可以眼见,却不可以手抓一样。如此证得涅盘後,不再需要厌离世间去修道。   关於证,有四种:一、有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1/06562093151.html
  • 《慧远问大乘中深义十八科并罗什答》(续三)

    人能够断绝对世间现象的爱,得到解脱。所以,关於世间现象,佛有时说有,有时说无。凡夫中人没有慧眼,深深地执著於世间现象的好丑、粗细,由此产生种种罪业,照此,怎么能说世间现象为无呢?佛说,一切色,都虚妄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1/06562193156.html
  • 不空三藏是长安佛教和五台山佛教的一位重要高僧

    四方的欲金刚、触金刚、爱金刚、金刚曼四秘密菩萨,与主尊金刚菩萨合称五秘密菩萨;其余的见、适悦、爱、自在等为四内供养金刚,春、云、秋、雪等为四外供养金刚;色、声、香、味等为四门金刚。大乐法就是通过观想这...

    崔正森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1/08323493391.html
  • 佛教价值观在隋唐价值综合中的重要地位

    不实的本质,从而也会停“止”对现实世界上一切事物的留恋爱。所谓“菩提本无树,明镜亦非台,本来无一物,何处拂尘埃。”隋唐佛教形成了诸多宗派,但都认为世界“即幻如空”,这既是佛教对世界万物的一种本体揭示,...

    赵馥洁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1/08262493688.html